home

中斯中心简介 Background

组织机构 Organisations

理事会 CSL-CER’s Council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Committee

中心工作人员 Administrative Staffs

中心新闻 CSL-CER News

媒体文摘 Other Media

研究项目 Projects & Programs

论文专著 Publications

海洋环境观测和实时预报系统 Marin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Real-time Forecasting System

卫星遥感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自动气象站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中斯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计划 Joint Marine Postgraduates Program

访学客座 Visiting Scholars

历届研究生 Past Research Students

奖学金 Scholarship

科考航次 Joint Research Cruises

交流访问 Visiting

下载中心 Downloads

常用链接 Useful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招聘 Recruitments

新闻动态 Newsroom

中心新闻 CSL-CER News

媒体文摘 Other Media

一泓清水系真情 ——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建设纪实

China-Sri Lanka Water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Center striving history

2020年06月28日

斯里兰卡人民长期以来受不明原因慢性肾病所困扰。中-斯中心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分中心(简称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从斯里兰卡国情出发,在当地开展CKDu追因调查研究、为当地供水部门和民众提供安全供水技术示范、培训肾内科医护与现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通过各项切实改善当地民生的举措,打动了斯里兰卡政府和人民的心。现转载7月9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文章"一泓清水系真情——中科院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建设纪实。

原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8-07-09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7/336857.shtm id=336857&from=singlemessage

暴雨下个不停,魏源送在转机的机场已经滞留了两天。昨天是女儿的十岁生日,想到孩子委屈的脸,他的心里不免泛起一些愧疚。

但是,通往斯里兰卡的路,必须一路走到底。他揉了揉疲劳发红的眼睛,内心从未如此坚定。

2014年8月16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水环境专家魏源送在经历了恶劣天气、机票超卖等一系列周折之后,终于第一次踏上了斯里兰卡的土地。

他的身上,肩负着为斯里兰卡人民送去安全饮用水的重要使命。

一封学员来信

2013年1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就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后,启动实施了"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一批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卓越中心。

依托中科院生态中心建设的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即在其列。利用这一平台,生态中心举办了多场培训班,吸引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科学家来华交流。

2013年8月,魏源送收到一封来自斯里兰卡的特殊邮件。一位名叫Weragoda的人说,自己在北京参加了生态中心举办的水与卫生培训班,听过魏源送讲授的膜处理水技术,觉得这项技术或许会对斯里兰卡有帮助。

中国科学家这才发现,原来这颗"一带一路"上的印度洋珍珠,已被饮用水安全问题困扰了多年。

"在斯里兰卡北中央省,流行着一种不明原因,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慢性肾病。"中科院生态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主任杨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这种肾病与当地老百姓所饮用的地下水关系密切。

患病者多为当地男性农民,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旦得了病,只能靠费用高昂的透析维持生命,这几乎意味着整个家庭的支柱就垮掉了。因此,斯里兰卡饮水安全不仅是与环境和健康相关的民生问题,也成为该国重要的政治问题,而且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科研挑战。

这引起了中科院的高度重视。在中科院的支持下,生态中心依托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平台,以斯里兰卡不明原因慢性肾病病区安全饮用水需求为切入点,围绕适用水处理技术、雨水收集与利用、水资源管理等,开始与斯方展开合作。

赢得信任的17次旅行

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魏源送决定到实地看看。

然而,尽管一方有需求,一方有技术,中斯合作关系的建立,却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8月,魏源送第一次来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那里开展援助工作。"他坦言,由于是非正式考察,他的到来起初没有引起对方的注意。斯里兰卡城市规划与供水部的工作人员见到他还感到很诧异:"有事情你应该去找大使馆呀?"

这并没有让中国科学家知难而退。在魏源送、Weragoda等人的推动下,两国人员慢慢熟络,交流逐渐频繁起来。

2015年3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的见证下,白春礼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部长哈奇姆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供排水部合作备忘录》,两国合作大幕正式开启。

为了让合作更加顺畅,中科院机关相关负责部门也采取了灵活的工作方法,办事效率屡创"纪录"。

例如有一次,斯里兰卡供排水委员会负责人要来中国与生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但时间十分紧急。生态中心和院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把所有手续办好了。

渐渐的,双方合作还延伸到更大范围。2016年1月,魏源送准备去拜访斯里兰卡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对方说自己很忙,只能给他10分钟时间。为了这宝贵的10分钟,魏源送驱车5个小时,准备了3个PPT,敲开了主席家的门。

结果两人一见如故,一直聊了两个半小时。这次会面,直接促成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斯里兰卡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项目的签订。

"这一件件事让斯方觉得,我们中科院做事是很真诚的,正是这些细节打动了他们。"魏源送始终觉得,中斯双方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合作,才能真正赢得信任,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斯开展援助工作最大的不同。

这些年下来,魏源送往斯里兰卡跑了17趟,终于把陌生人跑成了朋友,从一片空白中,推动了实打实的合作。

大自然的"净化工"

2015年以来,中斯两国以不明原因肾病追因和安全供水核心问题为导向,签署了多部门间、多层级的合作备忘录,搭建起稳固的合作框架。

中科院科研团队在斯里兰卡开展了模拟水处理实验、水质及污染物分析、水处理技术研发,以及地下水安全供水(地下水硬度、氟的去除)、雨水收集与净化的研究与示范。团队正在当地开展的电渗析示范工程净水能力达到每天300吨,能够为1500名居民提供水质优异的饮用水。

"老百姓敢喝水了,这对斯里兰卡的意义,可能比修一条马路、盖一座大楼还要重要。"杨敏说。

2016年,继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成立后,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分中心(简称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政府援助斯里兰卡的第一项涉水科技工程。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由中国政府出资建设,斯里兰卡供水部提供支持,选址在斯里兰卡排名第一的佩拉德尼亚大学,在管理上,由斯里兰卡供水部常务秘书任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佩拉德尼亚大学校长任共同主席,实施三方共建、共管、共享。

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不仅是中科院重要的海外中心平台,还将国内医学界、水务企业的队伍吸引到斯里兰卡。

比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疾控中心等单位的科研骨干,同斯方一道正在开展不明原因肾病的基线调查,构建肾病监测体系;解析患者代谢谱,精细定位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便为病因调查与控制对策提供支撑。

科研团队的初步研究发现,这种肾病是多因素叠加造成的,高温气候,高硬度、高腐殖质、农药污染的地下水源饮用水,乃至卫生保健知识的缺乏等,都与肾病的发病有关。

真正打动人心的事

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看来,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创立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我们不是简单地给对方送去几条鱼,而是要留下捕鱼的渔网。"

与一般项目性质的科教援助不同,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是以建立斯里兰卡国家独立研发机构为定位的,中心致力于建成南亚一流的水与环境科研中心、水与环境国际交流中心,以及水与环境技术与产品传播中心。

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2公顷,包括科研综合大楼、先进水质分析实验室、中试中心、专家公寓和配套基础设施等。投资估算为8100万元人民币,含1600万元的水处理仪器设备费用和300万的设备运营维护费用。

水中心还借助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水与卫生培训班、北大第一医院肾科医护技培训、北京疾控中心流调培训等平台,组织斯里兰卡水务部门和医务部门人员分批来华培训,为斯方培养科研和技术力量。

此外,国内一些水务企业也纷纷跟进。例如,力合(湖南)公司捐赠了一批水质分析仪器和水处理设备,并派技术人员定期去做维护。

一系列举措都让斯方感受到,中国人是厚道的朋友。自2015年以来,斯里兰卡供水部的负责人换了5个,但与中科院的合作却一直没有中断。

"我敬佩你们为确保合作圆满成功而进行的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的努力工作和双边互访,以及真诚而温暖的友谊。"斯里兰卡供水部规划与发展司原司长Muinudeen说,"我要将深深的感激献给中国政府和人民,尤其是中科院,感谢慷慨敬业的团队成员在我们国家致力于根除不明原因慢性肾病,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在Muinudeen看来,在中国的帮助下,斯里兰卡控制这种肾病的研究已经出现了重大转机。他对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成为见证中斯友谊的众多项目中的巅峰之作充满了期待。

2017年7月,中国—斯里兰卡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与健康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期间,白春礼会见了斯里兰卡科技部部长、斯里兰卡基金委主席等多名斯方高级官员,对近年来中斯合作进展表示满意,并表示今后将在更广的领域开展对斯科技合作。

"中斯中心水处理分中心的诞生,不仅满足了其国家和民生的急需,还是一个解决科学问题的创新平台。"正如曹京华所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中科院不管走到哪里,"要做的都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事"。

附件下载:

阅读更多

第七届中国-斯里兰卡热带海洋科学联合研讨会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

Opinions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on promo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中-斯中心为滞留斯里兰卡学生开设春季课程

Spring curriculum from CSL-CER for Sri Lankan students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

COPYRIGHT HOLDER:China-Sri Lanka Joint Center for Education & Research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ADDRESS:No. 164 Xingang West Road,Haizhu District,Guangzhou,China

邮编:510301

POSTCODE:510301

020-89023684
csl-cer@scsio.ac.cn
中斯中心微信二维码
粤ICP备050079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2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