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工业企业"走出去",我国公司承建的重大工程建设发展迅猛。目前,以铁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而遥感技术可以在重大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摘自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邬明权,田海峰等对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监测结果。
>>>转载>>>
典型案例3:汉班托塔港口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兰卡南端,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对外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开工建设,由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2016年年底,汉班托塔港口项目一期和二期全部完工,港口水深约17米,建有8个10万吨级码头。

图1 汉班托塔港口建设前后港址及其周边土地利用状况(2005年/2017年)

图2 港口建设占用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状况(左为面积,单位km2,右为百分比)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发现,汉班托塔港口建设占用了部分园地、沙滩、淡水用地,新增耕地积9.60 km2,住宅用地面积5.37 km2,说明港口建设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发挥了重大作用(图1-2)。

图3 汉班托塔港区域道路分布状况(2017年1月)
遥感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成为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展示者、过程的记录者和规划的建言者。

图4 汉班托塔港遥感动态监测图
版权申明:以上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资助。图文内容由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邬明权、田海峰等提供。更多案例分析可关注公众号"遥看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