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中斯中心简介 Background

组织机构 Organisations

理事会 CSL-CER’s Council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Committee

中心工作人员 Administrative Staffs

中心新闻 CSL-CER News

媒体文摘 Other Media

研究项目 Projects & Programs

论文专著 Publications

海洋环境观测和实时预报系统 Marine Environment Observation and Real-time Forecasting System

卫星遥感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自动气象站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中斯海洋科学人才培养计划 Joint Marine Postgraduates Program

访学客座 Visiting Scholars

历届研究生 Past Research Students

奖学金 Scholarship

科考航次 Joint Research Cruises

交流访问 Visiting

下载中心 Downloads

常用链接 Useful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招聘 Recruitments

新闻动态 Newsroom

中心新闻 CSL-CER News

媒体文摘 Other Media

[科学网]走进CAS-TWAS水与环境卓越中心

Walk into the CAS-TWAS Water and Environment Centre of Excellence

2020年06月02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神秘的肾脏疾病在斯里兰卡肆虐潜伏,20多年来已有两万人因此丧生。现在该国仍有超过4万名患者被疾病折磨,每年有约1000人死于该肾病。

当地有关调查显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与不清洁饮水有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成为"火烧眉毛"的大问题。

"斯里兰卡是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战略印度洋节点上的重要国家。"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CAS-TWAS)水与环境卓越中心(CEWE)副主任魏源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围绕这一问题,该中心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与斯里兰卡在人才培养、水处理、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慢性肾病追因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合作,以期找到问题突破点。

实际上,与斯里兰卡的合作仅是其中的一个合作案例。作为中科院"一带一路"沿线国际科技合作的一部分,CEWE是中科院在2013年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之际建立的5个卓越中心之一。该中心依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RCEES/CAS)设立,成立三年来,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水与卫生领域问题,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合作等方式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展开交流合作,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居民生活质量。

从民生需求出发

"随着这几年工作的展开,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开展科技合作应该从发展中国家的民生需求出发。"魏源送说。斯里兰卡正是其中的案例之一。

2012年,生态中心举办了发展中国家水卫生技术培训班,斯里兰卡国家供排水委员会总工程师沃拉格达(Weragoda)参加了培训,双方合作由此开启。此后3年间,中科院曾7次派专家组到该国考察有关地区的水质情况。

"要解决民生问题,就需要提供方案和技术思路,就需要联合不同学科领域和企业一起做这些工作。"魏源送说。对此,他们新总结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企业跟进"的新模式。"最终目的就是两条:造福当地民众,培养一批与中国友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实现中国水务技术走出去。"

留学生提特斯·库雷(Titus Cooray)正是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培养的高层次人才之一。2015年,他来到CEWE攻读博士。"我主要研究的是纳滤技术,中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处于前沿。"库雷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介绍说,传统的反渗透水处理方法价格比较昂贵,而纳滤技术则更加经济有效,它不仅可将水中所有盐份过滤掉,还可以保留其中的一部分矿物质。

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化,今年3月,中科院率领的中斯不明原因慢性肾病(CKDu)合作项目代表团集中了来自多个单位不同领域的40余名专家,到斯里兰卡开展CKDu病因调查、水处理技术及水资源调查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双方围绕CKDu研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实现数据共享,寻找根本性解决该问题的科学方案。

收获不仅是学业

在熟悉提斯卡·乔希(Tista Joshi)的人眼中,这位来自尼泊尔的女博士工作起来"简直像个疯子",成天没早没晚地泡在实验室中。"最近,我刚到内蒙古通辽学习饮用水处理方面的实用技术,特别是大规模砷处理技术。这项技术是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发明的。"乔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来华之前,乔希在尼泊尔科学院做了10年饮用水净化方面的工作,还在乡村地区参加过水治理项目和相关教育活动。"尼泊尔的水资源很丰富,但一些平原地区的水中有砷(俗称砒霜)超标的问题,水处理技术非常重要。"她说。

2010年,TWAS中国办公室举行了一个次研讨会,当时为期仅一周的交流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有很多专家在研究与水质、水处理相关的技术,也有很好的实验环境,所以后来一有机会我就选择在这里获得博士学位。"她说。

现在读博三的她正在生态中心曲久辉院士、刘锐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在中科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做研究。"我的研究方向是利用铁锰吸附剂去除水中的有机砷。我已经做出了一项成果,还有另外两篇论文准备发表。"她表示,中国的朋友都非常合作友好,她很荣幸能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明年,乔希将毕业回国,她表示自己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水与环境卓越中心、中科院生态中心愿意为我的祖国捐助一些水处理设备和水净化化学物质。我正在扮演尼泊尔政府与RCEES/CAS合作的桥梁。"乔希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推进中尼双方的科技合作。

"双料"科研人员

据了解,目前CEWE像库雷和乔希一样的在读留学生有30多名,来自多个发展中国家。"2013年,我们开始搞第一届培训班时没有先例,通过各个渠道才找到了28名学员。4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刚开始是我们找学员,2016年已经有400多人在申请这30个名额。"魏源送对比说。

他认为,高端人才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未来实现深入交流的原动力。"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给学员提供培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开展合作。"

为此,该中心在人才培养内容和途径方面大胆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CEWE从水的产业链入手,涵盖了从水源地到水净化整个流程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同时,讲师队伍也不局限于生态中心,还包括从住建部、环保部、环科院等各机构请来的专家学者。

除此之外,该中心还会让学生参与国际会议了解所在领域的前沿进展,针对相关技术组织现场考察,并让学生和访问学者参与到双方的合作项目中等。"这样可以让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同时也有利于推介我国水务产业走出去。"魏源送说。考虑到来华访问或留学的人数较少,影响比较有限,CEWE还针对"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一些国家派员到做海外培训,学员覆盖政府、科研院所和产业院所40岁以下的青年力量。

对库雷来说,最近数月随着中国与斯里兰卡合作的深入,他已经成为双方合作中既进做科研、又推动联络交流的"双料"科研人员。

"斯里兰卡的水处理设施不够健全,专家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库雷介绍,现在中国政府资助正在帮我们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在肾病最严重的波隆纳鲁瓦地区援建一所肾病医院,在圣城康堤援建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中科院和斯里兰卡有关部门也计划在该国建立相关电渗析装置、纳滤装置等技术示范项目。"回国后,我希望和中国导师以及科学家继续合作交流,让让长期困扰祖国民众的肾病问题得到缓解。"他补充说。

附件下载:

阅读更多

第七届中国-斯里兰卡热带海洋科学联合研讨会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

Opinions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other departments on promo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

中-斯中心为滞留斯里兰卡学生开设春季课程

Spring curriculum from CSL-CER for Sri Lankan students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

COPYRIGHT HOLDER:China-Sri Lanka Joint Center for Education & Research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ADDRESS:No. 164 Xingang West Road,Haizhu District,Guangzhou,China

邮编:510301

POSTCODE:510301

020-89023684
csl-cer@scsio.ac.cn
中斯中心微信二维码
粤ICP备05007992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2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