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拟建的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曼谷中心)专家王俊伟、范华等在广州访问了中-斯中心办公室。讨论了境外中心运行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及两个中心可能的合作方向。中-斯中心主任王东晓研究员接待了到访专家。
曼谷中心(筹)将是中国科学院在境外设立的第9个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科控股、东方科仪公司等单位参与建设。不同于之前设立的8个海外中心,曼谷中心更偏重于科技成果转化。
王东晓介绍了5个可能与曼谷中心对接的项目意向:(1)正在申请的联合国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办公室(IOC/ WESTPAC)有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变化的项目,侧重于气象减灾。(2)环孟加拉湾港口之间,围绕孟加拉湾水汽交换的研究。包括与国家海洋局共建的普吉中泰海洋生物中心、泰国涉海、旅游部门等的合作。(3)综合海洋观测技术,包括:航次观测、岸基遥感、卫星遥感及机载遥感、信息系统等。(4)位于广西北海市的成果转化基地,可以跟曼谷中心合作进行多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北海市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东盟国家有很强的示范和辐射效应。可以建设成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培训基地。(5)将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与相关单位共同开发的反盗猎系统推广到斯里兰卡周边的海洋浮标上,帮助当地解决盗捕鱼的问题,推动成果转化。
范华介绍了东方科仪公司在仪器进出口方面的丰富经验,认为可以帮助海外中心(中-斯中心)办理观测雷达的出口事宜。
中-斯中心成员、遥感所研究员张宗科结合泰国和斯里兰卡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预报与灾害评估、粮食估产、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