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中斯中心)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印度洋海洋科技实质性国际合作,通过共建热带印度洋海洋立体观测网并联合开展海洋环境变异、东亚水汽来源及输送通道、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服务于印度洋沿线国家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异,推动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共享共赢。
为了监测南亚季风爆发以及印度洋水文气象环境变化,中斯中心在季风爆发核心区域建立了海洋大气陆基实时观测系统,具备长期测量海气热通量、二氧化碳通量、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和大气压力的能力。中斯中心还协助组织每年一度的印度洋科学共享调查航次,至2018年已成功实施了9次航次,总计534余天和83,894余海里,开展CTD、走航观测及在赤道和北印度洋等海域布设潜标阵列,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为印度洋环流多尺度结构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外,中斯中心还参与国际32家重要海洋研究机构共同撰写《A Sustained Ocean Observing System in the Indian Ocean for Climate Related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ocietal Needs》综述文章,系统回顾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印度洋国际联合观测的进展,对新的印度洋国际联合观测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回首近4年来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中斯海洋科技合作已成为海洋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在增进双边互信、维护地区和平、共同开发利用海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在不久的将来,中斯中心将继续推动实质性国际合作并进一步构建联合观测网络,为未来印度洋海洋观测提供了新的动力。

